2015/8/15

首頁


《傳愛家書》教你DIY自己動手寫遺囑

一步步引導您寫好自己告別人生舞台的腳本

交代遺產、遺物、遺願、遺言、醫囑

讓您與家人遺愛  不遺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彭月枝牧師  / 新竹市風愛社出版

歡迎來電索取,自由奉獻,郵資需自付。

請註明姓名、地址、電話、及份數。

電話:03-5320997 張小姐、彭牧師

傳真:03-5425753

電子信箱:grace.life@kimo.com

奉獻劃撥帳號:19706742

戶名:新竹市風愛社

劃撥時可註明為此書奉獻

本社開立之奉獻收據可抵稅使用

新竹市風愛社 http://forloveunion.blogspot.com/ 


DIY自已動手寫遺囑


DIY自已動手寫遺囑

人生就像一趟旅程,我們會為不同階段的旅程—

升學、工作、結婚、生子…等作周詳的計畫與準備,

但對於旅程的終點,往往是毫無準備。

當死亡無可避免時,要如何讓遺憾不再?

彭月枝牧師教您自己動手寫遺囑,讓您與家人遺愛不遺憾!





2015/8/14

協助長輩書寫傳愛家書


協助長輩書寫傳愛家書


20154月香港的沙田科學園「樂活新中年」辦公室,推動「新中年」義工為長者撰寫傳愛家書的活動,並記錄其口述的家書內容,手寫成書信後,長者就可以交予摯愛,傳達心意,把愛留傳下來,並向社會宣揚敬老文化。

很高興看到恩典生命撰寫的傳愛家書能夠被使用,讓人有機會為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做準備,也為未來的永生盼望做準備。

您也可以~

1.自己DIY寫遺囑為自己的生死預先規劃,並留下愛與祝福給家人,讓自己的生死大事能在平靜、平安與平和中,安然渡過,並留下美好的見證。

2.與家人一起討論與家人一起談論,探討生死大事,讓一個被認為是禁忌的話題,能夠在家庭中公開地談論,使自己或家人可以享有無憾的人生。

3.與同事、朋友一起研讀透過讀書會、研討會或研習會的方式,運用本書與同事、朋友一起共同研讀或研討,讓每個基督徒能夠提醒自己「儆醒度日」,常常思考自己的生活與信仰,日日更新自己與上帝的關係。

4.協助長輩書寫協助長輩作意願的表達,交代遺產、遺物、遺願、遺言、醫囑,做生命回顧,以愛傳家。

《傳愛家書》彭月枝牧師  / 新竹市風愛社出版
歡迎來電索取,自由奉獻,郵資需自付。
請註明姓名、地址、電話、及份數。
電話:03-5320997 張小姐、彭牧師
傳真:03-5425753
電子信箱:grace.life@kimo.com
奉獻劃撥帳號:19706742
戶名:新竹市風愛社
(劃撥時可註明為此書奉獻,本社開立之奉獻收據可抵稅使用)


2015/8/12

面對它vs 逃避它 / 韋至信推薦


《傳愛家書》推薦序之一:面對它vs 逃避它
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暨前新竹市風愛社理事長‧韋至信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死亡。有一些人曾經在某個時空想到它,但是一下子就被其他念頭給淹沒了( 例如:沒那麼倒楣吧、不會那麼快吧、以後再說吧……)。不過,很抱歉,死亡卻是突然來到,報紙上的社會版天天都會有刊登,結果都一樣悲慘,只不過主角和家屬的姓名不同,過程略有差異而已。只有少數人不僅在理智上相信『人人都有一死』,而且在情感上選擇去面對它,他們希望能為生命終了畫上完美的句點,那就是『善終』。如果你是這樣的少數人,那麼這本傳愛家書就是為你特別準備的。
『善終』很重要,聖經上也說:「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善終』聽起來,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但它卻不會自動從天上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不作一番努力,是得不到它的。善終的概念很抽象,有人以為只要臨終的時候身體沒有痛苦就是善終、有人以為把所有的財物都分配完畢交代清楚就是善終、有人以為過世時家人都在身邊就是善終、有人以為只要靈魂有歸宿就是善終、有人以為只要我不虧負別人就是善終、有人以為只要把後事如何辦理都交代清楚就算是善終、有人以為死後能辦一場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告別式是就是善終、有人以為能夠留下一些個人的作品讓人們不會忘記他就是善終……。我個人在照顧癌症病患的過程中,看過四、五千例以上的死亡,我對善終下的定義很清楚、也很簡單,它有四個面向(四層關係),首先是要確立自己和天父(PS: 如果你還不認識祂或是拒絕這樣稱呼祂,那麼你可以先用「造物主」一詞來試著了解!)之間的關係,透過這一層的關係,人們可以找到自己在宇宙間的定位,靈魂也才會有歸宿!如果人們拒絕這樣的建議,心裡存著另一種想法,就像是很久以前有一首歌唱著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那麼生命將永遠沒有答案,靈魂也永遠無家可歸。第一層的關係建立了之後,人們開始可以用合宜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一生,用就事論事的法則來衡量一輩子的所思所言所行,有哪些可以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又有哪些會成為別人的前車之鑑,就像是聖經中的大衛王雖然曾經強奪人妻害人親夫,但是它卻選擇向上帝認罪悔改,以至於上帝最後對他的評價是「合我心意的人」。
當自己和自己的關係(第二層)建立之後,人們需要重建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第三層),他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親戚朋友、上司同事、你曾經得罪過的人、曾經被你得罪的人……,具體的作法就是藉著「道歉、道謝、道愛、道別」來恢復這些複雜的關係。最後一層(第四層)才是處理自己和身邊有形物質間的關係,例如財物要如何分配、告別式該如何進行、骨灰要放在何處……。這四層關係就像是十字架的符號,最上端是第一層關係,中間兩端分別是第二、第三層關係,十字架的下端則是第四層關係。如果一個人在死亡之前,把上述四層關係都建立或恢復了,那麼善終才會真正來到。很難嗎?我承認它並不是a piece of cake,不過只要有開始,就有可能完成,有努力就會有收穫,怕的是你永遠不踏出第一步,那就永遠得不到『善終』!

遺愛不遺憾 / 曾國生推薦


《傳愛家書》推薦序之二:遺愛不遺憾


雅基利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好消息衛星電視台總經理
台北靈糧堂執事會主席/ 台灣全福會總會會長‧曾國生

大多數人面對寫遺囑往往不知該如何下筆,本書以加護病房及安寧病房所發生的真實故事為例,一步一步引導您寫好自己告別人生舞台的腳本。

本人曾經親身經歷突然失去摯愛至親的痛苦,心中有許多的不捨與遺
憾,故推薦此書,希望不論是自己或親人面對死亡時,能及早做好準備,讓您與家人遺愛不遺憾。

有人會說:「我沒有甚麼錢,所以不需要立遺囑。」這樣的說法似乎有些狹隘。遺囑是對家人「愛的交代」,交代遺產、遺物、遺願、遺言、醫囑(臨終時想要的醫療措施)。本書的書名定為「因為愛,所以有備」十分貼切,預立遺囑是對家人愛的表現。

詩人跟上帝禱告說:「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既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終點,為何不好好地去正視它。

當死亡無可避免時,要如何讓遺憾不再?去愛吧!趕快拿起筆來DIY 動手寫好遺囑。

感謝上帝藉此書的出版,使更多人得著祝福,願榮耀歸給上帝,平安
歸與世人。


常做準備 / 俞繼斌推薦


《傳愛家書》推薦序之三:常做準備


(前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 俞繼斌)

校友彭月枝攜來即將出版《傳愛家書~ 因為愛,所以有備》初稿,要我為這本書寫幾句話。我瀏覽後,覺得書中的內容,每一個關心自己的生命、臨終與後事的人都應該知道,而且愈早準備愈好。

聖經勸勉我們要「常做準備」,為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也為未來的盼望做準備。

德國信義會的牧師潘霍華在他的獄中書簡曾鼓勵親友:「要靠上帝的恩典,把在世上的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活。」十六世紀的改教家馬丁路德於去世前四年〈1542〉已預立遺囑,把後事交待清楚,並請三位摯友簽署及見證。

能儘早預備身後及永恆的事是智慧的決定。生有時,死有時;擁有有時,放手有時。能在生前,把臨終與身後的事做明確囑咐,這對自己是釋放,對家人讓他們有所依循,這是愛也是體貼的作為。

盼望有機會閱讀此書的讀者,能坦然迎接未來,早日為生命也為終末
做不帶給家人困擾,又可以造福別人的決定。


締造四贏的局面 / 謝煒銘推薦

《傳愛家書》推薦序之四:締造四贏的局面


(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

在加護病房許多無意識的病人,大都是依照家屬的期待而活著,靠著一些儀器做形式上的存活;他們的尊嚴、意願在哪裡?用安寧療護的理念來照顧末期病人就是放棄病人嗎?除了使用高科技的醫療外,是否有更人性化的醫療方式?使病人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也讓家屬能順利渡過悲傷期,達到生死兩無憾。

在急重症醫療環境中,末期病人與家屬身心的痛苦如何緩解?在管路與機器圍繞中,如何提供善終的服務?面對死亡已不可避免的情境,又該如何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傳愛家書~ 因為愛,所以有備》提供社會大眾一個指標,讓照顧的重點不再是如何去延長生命,而是如何去豐富生命,締造病患、家屬、醫療人員與國家醫療資源四贏的局面。

知名藝人孫越在2000 年生日那天立好遺囑,並簽署了三份文件當做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分別是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從此自在心安,了無牽掛了。」孫叔叔說。

生命如此脆弱,沒有人知道上帝怎麼安排我們的明天?每個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都需要經常停下腳步,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生命,是否走得太急?是否浪費生命?是否有所準備?是否了無遺憾?

《傳愛家書~ 因為愛,所以有備》應人手一本,好好看完、細細思量,因為文字不難,意義深遠。我們醫院也希望將安寧照護的觀念好好落實,藉由此書幫助大家生無憾、死無懼、愛無悔。


2015/8/11

臨終前的四件大事 / 彭月枝自序

《傳愛家書》自序:臨終前的四件大事

/ 彭月枝


一日,在加護病房門口,一位身材消瘦、面容憔悴的家屬陳先生問我說:「我的父親91歲,因為肺炎、咳痰能力差,現在正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雖然目前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是我很擔心,當他臨終的時候,我該做甚麼?該說甚麼?你們有沒有出版小冊子,教導家屬在親人臨終時該如何面對?該如何好好說再見?」

先生是獨子且未婚,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身體一向很硬朗,生活起居都能夠自理,這次因為肺部感染送進加護病房。我感到他十分焦慮不安,像是一個溺水的人,希望捉住一個能救命的浮木。我這樣形容一點也不誇張,也許他的個性就是容易緊張,且家庭支持性統不足,沒有人可以商量,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先生不知所措。

我詢問先生的信仰,他是位基督徒,我就以「臨終前的四件大事」跟先生分享,但我也告訴先生說:「你的父親現在是清醒的,有些話現在就可以對他說,不必等到臨終時才說。」

「首先,你可以表達對父親的關心,告訴父親你很愛他,上帝也愛他,雖然父親尚未受洗成為基督徒,但希望在天上也能夠成為一家人,藉這個機會告訴父親上帝的愛。」

「第二,表達對父親的感謝,感謝他為這個家庭的付出,感謝他帶給你的一切,肯定父親的成就與價值,告訴他,你以他為榮。」

「第三,表達對父親的道歉,過去與父親有甚麼心結或虧欠,可以向父親懺悔。」

「最後,若父親有未完成的心願,你會替他完成,告訴父親你會照顧自己,請他放心。」

當我說完臨終前的四件大事,先生恍然大悟、如釋重負,也許他從未想過可以對父親說這些話。

「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先生說。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面對親人死亡都是難以接受的事情,要嘗試說這些話,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出口的,對先生來說更是不易,因為他平時不常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在紙上寫下這四個要點,交給先生說:「你可以把想說的話先寫下來,趁父親清醒的時候告訴他,他會很安慰的。」

道愛(關心)—我愛你
道謝(感恩)—謝謝你
道歉(懺悔)—對不起
道別—珍重再見

在安寧病房及加護病房任職時看到許多家屬的無奈、病人的無助,就如家屬吳先生感慨的說:「這些年老又重症的病人,躺在加護病房靠著機器維生,急救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瀕死過程?是救命還是死前的淩遲?」所以經常會有家屬跟我索取「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想要決定自己的善終方式,將來才不會讓兒女們很難做決定。

有些在加護病房服務的志工們,將病房發生的故事與家人分享,當談到DNR時,家人就避而不談。看到許多家屬面臨醫療抉擇的煎熬、病人承受急救的痛苦,志工們紛紛與家人討論是否要簽署「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有位志工將意願書拿回家給先生看,先生隨即丟在地上生氣地說:「你知道這是甚麼嗎?這是放棄急救啊!你怎麼可以填呢?」志工們感慨的說:「想要好死、善終,還需要再三拜託家人,真是無奈。」

有鑑於此,看到傳愛家書出版的重要性,期望藉著此書的出版,讓逝者能善終、生者能善別。

在此特別感謝玄奘大學法律系王榮聖教授,在百忙之中協助本書有關法律的部份的潤稿。感謝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安寧病房主任暨新竹市風愛社理事長韋至信醫師、我的母校中華信義神學院俞繼斌院長、大安醫院謝煒銘院長、雅基利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暨好消息衛星電視台總經理暨台灣全福會總會會長曾國生弟兄的厚愛,為傳愛家書寫推薦序。感謝All in one家教會弟兄姐妹的禱告與支持。

「感謝 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聖經哥林多後書第9章第15節)